連日來,浙江辛子精工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技術主管鄭志強忙著攻關刀尖精準冷卻的技術難題。他今年31歲,但憑借刻苦鉆研和企業培養,已經累計參與國家各類專利項目16項,去年獲評“浙江工匠”。自身成長的同時,他還將技術經驗傳授給新員工,帶領大家一起進步。
近年來,湖州市營造尊工重匠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打造“匠心之城”,不斷培育新勞模、新工匠。去年,湖州共有42人入選“浙江工匠”培養項目,60人被評選為“湖州工匠”,市級以上工匠數量同比增長50%;同時建成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等工作室37家,9人獲得省“金藍領”稱號。
“城市發展離不開工匠,工匠成長需要城市支撐!焙菔锌偣嚓P負責人介紹,當下湖州產業工人有70多萬人,產業工人技能提升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也為產業提檔升級提供動力。目前,湖州已構建以賽代評、名師帶徒、激勵獎勵、合力培養等于一體的工匠孕育機制,極大提高廣大職工建功立業的熱情與能力。
全市首屆鄉村能手大賽暨鄉廚技能大賽日前落下帷幕,四季潯味、松鼠鱖魚、三香燜羊肉……29位鄉廚通過精美菜品比拼廚藝,獲獎選手當場拿到了技能證書。據悉,去年全市舉辦各類職工技能競賽157場,借助“以賽代評”擴大技能人才隊伍,實現了“行行出狀元”。
工匠培養重在企業內部。近年來,湖州持續開展“名師帶徒”結對活動,去年全市完成812對高技能人才、勞模、工匠的師徒結對活動,通過定期目標化培養,提高職工整體素質。金洲集團高級技師陳云明在一線崗位上干了32年,獲評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工匠”等榮譽,如今每個月都會帶領職工學習技藝,目前有5名徒弟獲評高級技師。
“除了自己培養,我們還主動融入長三角,讓工匠‘走出去’學本事!睋榻B,湖州市去年成立環太湖勞模工匠學院,組建“環太湖勞模工匠導師團”,與環太湖其他4個城市合力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力爭每年新增各層次工匠人才1000人。
目前,湖州已經營造出崇尚工匠的良好氛圍。去年開展“坐匠心公交、看美麗湖州”活動,開通了“匠心專線”;發放市本級離退休勞模榮譽津貼近210萬元,提升了工匠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