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正在家燉骨頭湯,接到鄰居鄭婁杰相邀去聽他講橋牌課。立刻關掉火,跟隨而去。不是真對橋牌有興趣,只為給朋友捧場。否則,平時口口聲聲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誓言將被視作謊言。
到了授課現場,嚇了我一跳。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一個講堂清冷如許,和一對一的家教不同的是,現場多了三個打打鬧鬧的孩子、一個一直在打手機的女人和兩個不時呵斥孩子的奶爸。
一同去的先生忍不住發聲光火:“鄭老師是正兒八經的大學教授,他的課學生爭相報名都擠不進去的苦。人家百忙之中答應前來講課,你們卻直接這樣冷板凳侍候,這也太不尊重人了!”
我不知道主辦方出了什么狀況,但這絕對是一場事故。我幾乎不忍心去看鄭老師的臉色,我也不敢想象接著會發生什么樣尷尬的劇情。反正換成是我,一定是拂袖而去,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但和我想象的任何情景不同,鄭老師飛快調整好了情緒,拿出手提電腦,調出事先準備好的課件,連網、調試好PPT,就開始講課。
講課時的鄭老師是從容、有條理的。雖然真正在聽他講課的只有他自帶的兩名學員——先生和我。他也知道我們兩個都不是橋牌愛好者,也無意進行這方面的培訓,但他還是非常敬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引經據典,生動有趣地講了一些有關橋牌的基礎知識。
短短的一堂課,鄭老師從橋牌的叫牌、打牌、到攻防策略等基本概念,講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還穿插了鄧小平的橋牌情緣,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打橋牌的趣事,007詹姆斯·邦德的經典牌局簡析等趣聞軼事,講得眉飛色舞、有聲有色。
看得出,為了這一課,鄭老師是精心、認真地備過課的。當然,這也是一位資深教授的職業素養和功力使然。
在鄭老師講橋牌的禮儀時,講到打牌者長幼男女的謙讓秩序,牌的擺法、出法等,想起我平時和他孫女依依的對話。每次,我問依依“你爺爺去哪了”,她說“去打橋牌了”的時候,我總會很夸張地說“啪啪一對大王”,依依就哈哈大笑起來。其實,這是一種多么嚴重的誤導,因為在橋牌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耍大牌的牌風,而且在橋牌的52張牌中,根本就沒有大王小王的存在。
我還想起自己曾經采訪過與鄧小平打過橋牌的浙大數學系的金通洸教授,我問金教授,和鄧小平打牌是不是壓力山大,是不是會故意輸兩把?若是早點聽鄭老師講這一課,我就不會提如此無知可笑的問題了。
本來我特意帶了一本閑書,想在講座時重演自己在上中小學時,常在上課時偷看課外書的陋習。因為我把自己定位為假裝聽眾。但剛聽了一個開場白,就情不自禁、心甘情愿地成了鐵桿聽眾,我這個體育老師的偽粉絲也由此轉正。
當然,光是聽這么一堂課,我不可能對橋牌有多深的了解,我也根本不可能就此入門。但至少,我知道了橋牌是一種君子牌,不同于斗地主、雙扣、紅五等打法,完全不是靠牌的好壞定輸贏,基本沒有碰運氣的成分。橋牌的計分方法比較特殊,拿到的牌不論好壞,只要把手中所握的這副牌打到淋漓盡致就行;就像我們面對的人生,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而是我們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態度。只要懂得及時轉身面向陽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陰影里。
這一堂橋牌課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僅是因為我對橋牌這種健腦、開啟智慧、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有了一點點粗淺的認識和了解,更因為從橋牌中能夠感悟人生:打橋牌就是一個治愈浮躁心態、陶冶情操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過程。一副牌打完就完了,不能后悔,恰似沒有歲月可回頭的人生。找到心靈互通的橋牌搭子,也許比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相遇更難得。人生亦然,能夠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或者知心愛人,每一次和一個對的人相遇、相識、相知,都是緣分、是幸運、是福氣。而所謂珍惜,就是同伴間的默契和信任,就是失誤時的相互寬容,相互理解;成功后的相互謙讓,相互總結。
講課結束時,我由衷地為鄭老師鼓掌,對他肅然起敬,為他感動,熱淚盈眶。因為我看清了橋牌賦予他獨特的品格和氣質,遠不止為人師表,我看見他身上有一種風度和修養的光輝。能夠做他的朋友,真是一種無限沾光的福分。
|